2007年9月4日

辞职信

辞职信

尊敬的领导:

您们好,感谢在这一年时间里对我的关怀和提携、感谢公司给我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但由于个人原因让您们失望了,特此向您们提出辞职申请,望批准。

回想0610月,我还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小伙子,在您们的调教和指导下,可能是因为性格的关系,虽然没有像您们所期待的那样快速成长为能独挡一面的项目助理,但确实感觉自己成长不少,所以非常感谢公司对我的培养和爱护。但是由于个人确实很想回家一次,办理二代身份证以及涉及到老家搬迁的事情,另外女朋友在北京催促我到北京去,所以很惋惜自己不能再和您们一起并肩作战、共同成长,不能再在公司继续锻炼和提升职业素养。所以请公司理解和原谅!

 

 

**

2007-09-03

 

今天才将这个贴出来、其实早就写好了。胸中早已经写好,可是临写出来就把好多意思都丢失了!

------------------

留下爱,请带走一切!

 

 

2007年9月2日

BarCamp中文网志作者年会之二

2007-08-27_221910.png
 
BarCamp-互联网非正式会议,等待你的加入
 

对于BarCamp的更详细描述如下,摘自八小时神经质:中国遭遇"BarCamp"(一)

让我们假设:有一天,你和几百位素未谋面的人士呆在一个空间,整整24小时被允许充分自由,但没有人建议你该做什么。

    
你的周围,是混乱的电脑、裸露在睡袋外的陌生脑袋、"红牛"、"可乐"等食物容器,以及一阵高过一阵的喧哗。那些彼此不和谐的声音――英语、德语、法语,还有你的母语――永远不知疲倦地在大声介绍和讨论某个话题……


想到这里,正忙于赚钱而不习惯"浪费"时间的你可能会愤懑叫嚷"岂有此理"!然而,随着web2.0在全球的流行,这种"似会非会"的"Unconference"却正在Geek(技术爱好者)的圈中出现并迅速流行。

    
"我们讨厌入门费高昂、形式刻板和讲究规格排场的传统会议。"他们说:"创意、分享和责任感应来自于开放、平等和自由。"

    
"Unconference"一词最早出现在1998年,由计算机玩家在年度XML会议的通知书中首次使用。此后,博客之父Dave Winer将其发扬光大。Dave在2004年4月的博客大会上清楚提出――他的Unconference将聚集50到200人,而代表话语权的麦克风会被传给每一个人。

    
9月24日,作为Unconference模式的重要组织――"BarCamp"――在上海举办了中国第一届BarCamp――"BarCamp Shanghai"。在上海土豆网2500平米的巨大仓库里,80位来自五湖四海――加拿大、新西兰、中国等地的Geek和创业者们开始了持续8小时的"神经质"。


脑力激荡


据BarCamp主要发起人――Kris Krug和Robert Scales介绍,"BarCamp"的创意由其朋友Chris Messina在2004年9月提出,会议则由Kris和Robert具体发起。


十分有趣,Chris产生这个想法是因为对当时已有一定盛名但实行"邀请制"的"FooCamp"的对抗,于是,这些没有接到邀请的Geek自发在更短时间、用更少的钱(通常由赞助商提供)举办了第一届Barcamp。


由于首发成功,且"Barcamp"形式与当时正流行的"Unconference"概念相同,Barcamp很快在全球蔓延。据Kris介绍,仅一年时间,Barcamp已在伦敦、温哥华、旧金山、巴黎等地举办了60多场。


"去年,Andrew Gilkes带我来到中国,我想起应该在中国举办'Barcamp'。"Kris说。Andrew是"China Access 2008"的项目负责人。2004年12月,他与北京相关领导签下合约,负责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引荐全球商业的合作机会。


"我喜欢这个主意。"Jon Hancock说。因为在中国创办ShellShadow.com已有6年,拥有广阔人脉的Jon是"BarCamp Shanghai"的重要召集人。


当然,与Jon一样,大量热心的Geek参与了会议组织,如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博士陈璐艺等。他们在一个月内建立了barcampshanghai.org网站、并通过邮件广发信息(这些介绍又被各博客转载)。


而一些公司提供了赞助,他们是――Kris的bryght.comRobert的raincitystudios.com、土豆网(提供地点)、弘亚世代(Pacific Epoch)等。因为筹集到的1万元人民币,所有参与者可以免费吃、喝。免费同时是BarCamp区别于"FooCamp"的重要特征。


参与者唯一需要付出的费用是"分享":BarCamp的精神要求出席者必须讲述一个观点、一个技术工具的介绍等。通常,这些主题与正流行的互联网技术、社会性软件和在线社区相关,当然,也有一些激进分子会谈论如"建设自己的TV,以打败邪恶广播"或是"如何推翻社会性软件"的叛逆主题。


"任何人都可以突发其想临时开启一个新主题。"Kris说:"其他人将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时加入新主题的讨论;或是在各主题讨论组中间来回穿插,或者干脆自己再发动一个讨论组。"


在这里,每双走动的双脚都好似一个创意的搅拌棒,它们不停搅动出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意。


"非常让人兴奋。"Kris说,在创新时代,会议的流程和形式容易激发参会者的热情和灵感,而他们通常各有所长。"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有时会议结束时,新一代的产品或标准也由此诞生。"


"BarCamp是中、西方创意和创业经验的交流。"Andrew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它也为中、西方各行业公司结成伙伴关系,以及为创业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商务行为提供了机会。"


实际上,三网融合正在加速,互联网行业已逐渐被一个更大的概念――"新媒体"包涵,新媒体有两个基本支柱――即技术创造及文化碰撞,这就决定了Geek的交流层面也越来越广泛。在此次"BarCamp Shanghai"中,参与者的领域囊括了学生、Geek、互联网创业者、天使投资人、投资机构、影视界和艺术界等。


--
留下爱,请带走一切!

颓废的时刻

其实这段时间还好些\可以到处走走,将银行账户注销掉\和开始办理的时候情况一样.各有各的特色!
 
舅舅家去了一次\计划到厦门去一次\周三吧! 回家回家\\哈哈
 
孤独的人啊 你将怎么办?
 
困难的时刻你该怎么办还能放任自己吗???  第几次到网吧来着\三次吗? 想禁止自己不要再这样的场所来拉!
 


-
留下爱,请带走一切!

2025年的第一篇

世事变化无常,谁能想到! 各行各业公司在 “裁员滚滚”,晋升渠道关闭[苦涩]合约期真的很重要,可以说时运太重要了  祸福相依,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运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 可能就差那么几天 境遇天差地别!不同企业的待遇也是差别非常大 导致不同的人境况不一样 不可一言而足! 借用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