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2日

不可再生的瞬间!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弃大捡小,舍本逐末,
只图蝇头小利而放弃长久利益,
占小便宜而为之津津乐道,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贪婪是人类的本性.  
 23:13:34 2007:01:11
在工作的人和没有在工作的人有太多不可理论,
小职员,老板和没有工作的人更是有太多不可理论,
时间上,生活习惯上都没有办法说了.
只能说是性格决定命运和遭遇了! 
08:10:48 2007:01:12
还说什么呢?千人踩,万人压的就是我们这些的职业人(初级菜鸟)!
这就是职业场的修炼!  
08:14:24 2007:01:12
 
有的时候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好象其实都在梦中发生过!
是那样的真切和让人不得不相信一些东西!
难道是真的存在预感和先知!
"闭门造车" 是最近一个项目的精辟概括!
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我都为这样的项目感到心寒!
同时也为遇到这样的项目经理而悲哀!
为什么我的一线上司都是如此的让人感到悲哀!
完完全全就分不清主要和次要!
执行力度如此的低下!
 不仅把握不住大的框架,并且谨小的事情也做不好!
不过话也说回来,时间紧迫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
但是我还是想说: 他根本就是一个不会做项目,|不合格的职业经理人!
很多的语句都没有来得及写下来,思想就随着时间的过去而流失了!
我想很多人都会这样,思绪是不可再生的瞬间!
 

4 条评论:

  1. 除了悲哀,我还能说什么?
    哈哈! 或许仰天大笑几声才是最好的解脱方式!
    逃避是不可能的了,只好忍着折磨和无休止的痛苦了!
    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中的压力
    这有形无形的压力层层堆积----
    已经没有共同语言了-
    对于一些不能明白处境的人,我是否该反思一下自己!
    生病不是没有理由的-一定是那些地方有问题才会生病,身体和心理上都是这样。

    回复删除
  2. -----佛法无边,无岸可回

    网海莲舟佛法网站:精选经论

    佛家三藏十二部经论浩如烟海,令学人有如面对汪洋大海,又如满室宝藏,不知先取哪样?这里我们收录作为一个学佛者必读的最具代表性的重要经典,经典的选取参考了清代吴坤修所编《释氏十三经》和当代净慧法师所汇编《在家教徒必读经典》。其中大部分经典在经论导读中还能找到近当代大德的讲解。
    自本师释迦牟尼佛悟道传法之后,古往今来,印、藏、汉等地的祖师大德们,根据众生根器与因缘的变化,为阐扬释迦圣教,指示修学道路,接引后世学人,撰写了很多的论典。论与经、律一起构成构成佛法的三藏,是指引我们出离生死海的明灯。这里我们选取了一些常见和重要的论典,加以分类,以方便各位同修学习。完整的经论收集可以去中华佛典宝库寻宝。

    常见佛经

    八大人觉经
    佛遗教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
    随念三宝经
    吉祥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方广圆觉陀罗尼经
    优婆塞戒经
    大佛顶首楞严经
    维摩诘所说经
    妙法莲华经
    六祖坛经
    佛说阿弥陀经
    观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百业经【晋美彭措法王传讲?堪布索达吉译导】
    印度祖师论典
    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菩萨造】
    中观论【龙树菩萨著】
    七十空性论【龙树菩萨造】
    入中论颂【月称论师造】
    【月称论师造】
    大乘百法明门论【天亲菩萨造】
    唯识二十论【世亲菩萨造】
    唯识三十论颂【世亲菩萨造】
    成唯识论【护法菩萨等造】
    六门教授习定论【无著菩萨本 世亲菩萨释】
    大乘五蕴论【世亲菩萨造】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无著菩萨造】
    智慧品释?澄清宝珠论【寂天菩萨造原颂?麦彭仁波切释】
    藏地祖师论典
    直指觉性赤见自解【莲华生大师著】
    智慧决定本来清净解脱见【莲华生大士造】
    实相宝藏论【龙钦巴尊者造】
    实相宝藏论释【龙钦巴尊者造】
    龙钦巴尊者三十诫
    恒河大手印
    成就胜道宝蔓集【冈波巴大师作】
    教言广集零选【冈波巴大师讲】
    入二谛论【阿底峡尊者造】
    量理宝藏论【萨迦班智达著】
    三十七实行颂【土美仁波切造】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宗喀巴大师造】
    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宗喀巴大师造】
    事师法五十颂释【马鸣菩萨造颂?宗喀巴大师造释】
    中观宝?论颂显明要义释【龙树菩萨造?甲操杰大师释】
    金刚乘密法概论【觉囊派法王多罗那他尊者著】
    汉地祖师论典
    净土十疑论【隋智者大师说】
    华严五教止观【唐杜顺大师作】
    华严金狮子章【唐法藏法师著】
    达摩大师四行观【禅宗初祖 菩提达摩大师作】
    信心铭【禅宗三祖 僧璨大师作】
    最上乘论【禅宗五祖 弘忍禅师述】
    永嘉真觉禅师证道歌【唐代永嘉玄觉禅师作】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唐代黄檗希运禅师作】
    顿悟入道要门论【唐代大珠慧海禅师作】
    大乘二十二问【唐代昙旷大师撰】
    弥陀疏钞【明代莲池大师作】
    竹窗随笔【明代莲池大师作】
    竹窗二笔【明代莲池大师作】
    竹窗三笔【明代莲池大师作】
    金刚决疑【明代憨山大师作】
    大乘起信论直解【马鸣菩萨造?明憨山大师解】(zip格式压缩Word文件,85KB)
    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回复删除
  3. http://www.unc.edu/~zhaoj/buda/sutra/index.html
    http://bookgb.bfnn.org/article_02.htm
    http://www.1wei.com/

    http://www.tiefosi.net/foxue/sutra/default.htm

    回复删除
  4. 人生是什么?

    从《佛说譬喻经》来看人生之实相及后生一大事



    释尊在《佛譬喻经》中,以一段有名的譬喻,向我们开示「人生究竟是什么
    ?」,这譬喻是这样的:

    在一个寂寞的秋天黄昏,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蹒跚地赶着路。突然,
    旅人发现薄暗的野道中,散落着一块块白白的东西,加以注意之下,原来是人的
    白骨。旅人正在疑惑思考之际,忽然从前方传来惊人的咆哮声,随着一只大老虎
    紧逼而来。看到这只老虎,旅人顿时了解白骨的原因,立刻向来时的道路拔腿逃
    跑。但显然是迷失了道路,旅人竟跑到一座断崖绝壁的顶上。旅人在毫无办法之
    中,幸好断崖上有一棵松树,并且发现从树枝上垂下一条藤蔓。于是旅人便毫不
    犹豫,马上抓着藤蔓垂下去,可谓九死一生。然而这只老虎好不容易即将入口的
    食物,居然被逃离,可以想象到它是如何的懊恼,而在崖上狂吼着。好感谢啊!
    幸亏这藤蔓的庇荫,终于救了宝贵一命。旅人暂时安心了,但是当他朝脚下一看
    时,不禁「啊」了一声,原来脚下竟是波涛汹涌底不可测的深海,怒浪澎湃着,
    而且在那波浪间还有三条毒龙,正张开大口等待着他的堕落,旅人不知不觉全身
    战栗起来。但更恐怖的是依靠救生的藤蔓,在其根接处出现了两只白色和黑色的
    老鼠,正在交互地开始啮着藤蔓。旅人拼命地摇动藤蔓,想赶走老鼠,可是老鼠
    一点也没有逃开的样子。而且每当摇动一次藤蔓时,便有水滴从上面落下来,这
    是从枝上筑窝的蜜蜂巢所滴下的蜂蜜。旅人由于蜂蜜太甜了,自己完全忘记如今
    正处于危险万分的死怖境地,而陶陶然地此心被蜂蜜所夺。释尊开示这愚痴的旅
    人之相,便是指所有人类的「人生之实相」。那么这段譬喻释尊是意味着什么呢?

    释尊「无常之老虎」的法语,是在开示你的人生真实之相。


    孤独的心灵

    旅人:这旅人即是指你自己。

    荒野:无尽而寂寞的荒野是譬喻你无尽寂寞的人生。你从生下来时,就成为这旅
    人而在作人生之旅了。既是旅人,应知目的地。如今你是以何目的,而出生到人
    间来呢?如若不知,则不能不说就和这愚痴的旅人一样了。

    秋天的黄昏:秋天的黄昏是譬喻人生的孤寂感。何故你的人生就象秋天的孤寂?
    因为你是孤独一人旅行之故。虽说有亲属、家族、朋友,但并没有可以互相倾吐
    心中的一切,互相理解的心灵之友。即使是夫妇,也未必能互相理解心中之事而
    生活下去。人生的孤寂,原因就在这心灵的孤独。难道你未曾有过孤独的感伤吗?
    白骨:路边的白骨是你人生的旅途中,家族、亲属、朋友等的死亡。你活到现在,
    应该看到很多白骨,那时你有何想法?有何感触?难道你也没有注意到紧逼而来
    的「无常之虎」吗?

    老虎:饥饿的老虎所譬喻的即是你自己的死亡。在此世间存在的一切之物都是无
    常的,故你非死不可。死对你是最恐怖的事,所以释尊以恐怖的老虎作譬喻。现
    在这无常之虎猛然地向你逼来。但由于你以为这是非常恐怖的事实,所以平时不
    想去思考它。而且如果你认为佛教有在说死亡的事,而感到阴森森,并且厌恶的
    话,你就对佛教完全误解了。平生虽然忘记死,逃避死,但死必然会来到的,这
    种心态并不能解决死的问题。唯有与死正面对决,而获得解决,才能得到绝对的
    幸福。因此佛教才提到死的事。作为旅人的你,本能地从死逃开,一有病就到医
    院,或以药物来跟死亡搏斗。但仍然是逃不掉的界限。

    无力的松树

    松树:接着你攀上崖顶的松树,松树是指金钱、财产、名誉、地位等等。这些东
    西即使再多,在死亡的面前也仍是无力的。像那样有辉煌成就的秦始皇、汉高祖,
    在其临终时也不免感到「啊!人生犹如梦中之梦」而寂寞地死去。你现在能握着
    金银、财产、名誉、地位等而含笑地迎接死亡吗?濒临死亡时,一物也带不走,
    因此能够笑笑地面对死亡是不可能的。

    人生是梦

    藤蔓:藤蔓所譬喻的是「还不会,还不会,我还不会死」的那种以为还有二十年
    三十年的寿命可依恃,但即使认为「还有十年、还有二十年可活着」,但你认为
    到底有多长命呢?想想看便知:已过去的十年二十年,也不过是「啊」的一声之
    间便如梦如幻般地消逝了。你从今以后的十年二十年也同样是「啊」的一声之间
    便会过去。

    老鼠:不断咬啮着藤蔓的白老鼠和黑老鼠是指白天和晚上。白天的白老鼠和晚上
    的黑老鼠互相地在缩短你的寿命。所谓活了今天一天,便是死了今天一天。即使
    过年、节日、假日也都一刻不休地在啮着你的生命。因此最后藤蔓必定被啮断,
    这便是「死」。







    死后成为什么
    人生谁都是过客 相守百年也是梦
    世上万般带不去 一双空手见阎罗

    作为旅人的你,此时唯有堕入不知其底的毒龙深海里。而且你的死后,必定产生
    「后生一大事」。

    深海:深海所譬喻的便是「地狱」。堕入此地狱,必须承受「八万劫中大苦恼」。
    这一件事情便称为:「后生大事」。一堕地狱八万劫

    再得人身复几时

    毒龙:产生地狱之苦的是这三条毒龙,这三条毒龙即指你心中的贪欲、嗔怒、愚
    痴之恐怖的心。由于贪欲之故,不知犯了多少杀生罪,累积了多少恶业。由于嗔
    怒之故,在心中不知累积了多少对翁姑、朋友、他人「愿他快死」等的心杀之罪。
    由于愚痴之故,不知累积了多少对自己不幸的愤懑,对他人幸福的妒嫉之罪。善
    因善果、恶因恶果、自因自果的因果法则是一点也不会差错的。由自己所不断造
    作的罪恶所生出的地狱,最后还是由自己堕入。教你解决从后生大事的便是佛教。
    但作为旅人的你,忘记了逼在足下的后生大事,此心完全被蜂蜜所夺。

    蜂蜜:蜂蜜是指人的五欲:食欲、财欲、色欲、名誉欲、睡眠欲。一天之中,你
    不断所想的,继续所求的无非是为了这五欲的满足。然而不断地舔着蜂蜜,不知
    不觉地堕下去,岂不是太愚痴了吗?你能否定你不是这个旅人吗?释尊在此开示
    你的真实之相?亦即此「后生一大事」,一刻一刻地逼近着。?并且向你说明解
    决之道。来吧!莫让死看到你的背后,要从正面跟死决对。唯有解决死,才能真
    正得到人生绝对的幸福。用力打开佛教通往幸福之门的是你自己啊!


    人生难得今已得 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回复删除

2025年的第一篇

世事变化无常,谁能想到! 各行各业公司在 “裁员滚滚”,晋升渠道关闭[苦涩]合约期真的很重要,可以说时运太重要了  祸福相依,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运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 可能就差那么几天 境遇天差地别!不同企业的待遇也是差别非常大 导致不同的人境况不一样 不可一言而足! 借用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