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6日

茶者,心也。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
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榈,叶如丁香,根如胡桃。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
其名一曰茶,二曰�,三曰�,四曰茗,五曰�。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
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
――陆羽《茶经》

一。咖啡与茶。
Coffee or tea?
将咖啡与茶放在一起,差不多体现了两种生活方式,往大了说就是两种文明。
咖啡,代表着西方文明,代表着一种小资贵气的生活方式。
茶,则代表了东方文明,代表了一种诗意洒脱的生活方式。

咖啡与茶,算是一对恩怨兄弟,前前后后的是是非非也有200多年。
十八世纪末期,茶传入欧洲,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为了验证咖啡与茶谁更有功效,拿活人做对比实验。最后每天喝五杯茶的哥哥,比每天喝五杯咖啡的弟弟多活了四年,喝茶得以风靡欧洲。
《走向共和》一剧中,李鸿章请慈禧喝咖啡,希望慈禧太后能够开放,向外国人学习。这表面上谈的是喝咖啡,实际上谈的是政治。

到了现代,喝咖啡也好,喝茶也好,已然成为两种同样有格调的生活方式。咖啡的文化,星巴克算是一个例子。茶的文化呢,杭州大大小小的茶馆便是明证。

二。茶与禅。
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为不发之药。
茶对于僧人的修行很有帮助,后来就有了"茶禅一味"之说。在杭州寺庙里,都有僧人种茶、制茶和饮茶的习惯。

洛阳古道有个茶亭联: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
这盏茶里,有浓浓禅意在其中。可见茶禅实已难分尔我。

有一个雨天,去了灵隐寺外的天竺路某茶店,买了一套茶具和几两茶叶,坐在茶几旁和店家品茗。
窗外雨水滴答,偶有僧人来往。这茶香与炷香融为一体,茶文化与禅文化也产生了新的禅茶文化。
佛家的空与茶水的淡,正可用这么一首诗来说: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世事静方长,人情淡始长。

三。各地茶文化。
杭州,盛产绿茶,龙井是一绝。杭州的茶文化,基本上是从南宋开始。
径山寺是出了名的,御茶龙井也是出了名的,这两杯历史茶也在也在吃,但不是市井杭州的那杯茶。
杭州茶室大小林立,雅俗共存。大的像青藤、心源之类,提供自助餐,点一杯茶水就可以一家人吃着喝着坐上半天;小的则随便找条巷子进去就有喝茶的地方,一桌麻将可以打上一天。雅的,有茶道表演;俗的,麻将足浴都提供。
人说,杭州茶最雅,雅在哪里?一个茶室的室,便雅在其中。还有一雅,则是地理位置上,在湖畔、在寺庙旁、在山脚下、在四季美景中。

成都,则被认为是大俗。
没事大伙儿就坐一块儿喝茶嗑瓜子,别管是一身汗臭味儿,还是西装笔挺,要的就是那个"泡"字,这一泡就别想出来了。四川茶的茶艺很是出名,茶博士最有特色。这里的茶博士,不是说茶知识渊博,倒是那身倒茶的绝活让人喝彩。
相比杭州,成都的生活节奏更慢,所以"闹中取静喝杯茶去,忙里偷闲拿杆烟来"是成都人、四川人最鲜活的茶文化写照了。

福建,地理气候原因,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
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都绕不开福建。茶的品种之多,名气之大,也是各地少有。单单乌茶,就有大名鼎鼎的铁观音、大红袍、黄金桂……
几乎所有的福建朋友家里都有一整套的茶具,去做客,首先就是茶道,真当是骨子里的修身养性。

四。茶与心。
喝茶,有那么一种生活态度的意思在里面。
茶友,大多是有着相似的生活态度,才光靠那么一杯茶便相见甚欢。
一颗平静的心,喝出了一杯淡静的茶;
一颗入定的心,喝出了一盏禅定的茶。
茶者,心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2025年的第一篇

世事变化无常,谁能想到! 各行各业公司在 “裁员滚滚”,晋升渠道关闭[苦涩]合约期真的很重要,可以说时运太重要了  祸福相依,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运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 可能就差那么几天 境遇天差地别!不同企业的待遇也是差别非常大 导致不同的人境况不一样 不可一言而足! 借用人家...